帝力(Dili),2025年5月7日 (TATOLI)—卫生部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主任弗洛林多·平托·冈萨加(Florindo Pinto Gonzaga)表示,帝力市(Dili)超过2000人已从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项目中受益。
“该项目将在多姆·阿莱克索(Dom Aleixo)、克里斯托·雷伊(Kristu-Rei)、纳因-费托(Na’in-Feto)和维拉-克鲁兹(Vera-Krúz)行政区开展,因此帝力市(Dili)所有居民都将从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项目中受益。帝力市由这四个行政区内的24个村组成,”弗洛林多·平托·冈萨加(Florindo Pinto Gonzaga)在莱西德雷(Lecidere)对记者表示。
这位主任解释说,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项目是一种辅助方法和补充手段,用于控制病媒,从而减少登革热病例。
“我们每年记录的登革热病例和相关死亡大多发生在帝力市(Dili),这些病例主要由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传播,”他说道。
在同一场合,门齐斯健康研究所(Menzies School of Health Research, MENZIES)代表内尔松·马丁斯(Nélson Martins)表示,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项目的实施将于今年7月启动。
“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项目将于7月开始,与地方当局及来自门齐斯(Menzies)和卫生部的技术团队合作。我们将在社区中释放这些蚊子,”内尔松·马丁斯(Nélson Martins)说。
这位代表还透露,门齐斯(Menzies)已准备好任命一名团队负责人,负责领导各社区蚊子分发的团队。
“该团队将在三个月内逐步完成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项目的相关工作,从7月持续到11月。之后,技术团队将对项目的实施进展进行评估,”他总结道。
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蚊卵运抵东帝汶(Timor-Leste)
东帝汶(Timor-Leste)门齐斯健康研究所(Menzies School of Health Research, MENZIES)代表内尔松·马丁斯(Nélson Martins)表示,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蚊卵已从澳大利亚运抵东帝汶。
“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蚊卵已于昨日运抵,每个胶囊内含100多颗蚊卵,并附带它们的食物。目前已运抵的蚊卵总数约为3000个胶囊,这些蚊卵现存放在门齐斯(Menzies)实验室中,等待分发流程,”他补充说。
他还确认,目前这些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蚊卵存放在专用容器中,这也是门齐斯(Menzies)、卫生部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室专家合作的结果。专家们将样本送往澳大利亚,并完成了所有必要的要求,确保蚊卵安全运抵东帝汶(Timor-Leste)。
“门齐斯(Menzies)此前与卫生部合作,在东帝汶(Timor-Leste)捕获了超过1000只蚊子,包括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并将其送往澳大利亚与沃尔巴克氏菌(Walbachia)蚊子进行杂交。这种生物学方法旨在预防东帝汶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和寨卡病毒(Zika)。如果该项目成功,我们有望消除由登革热引发的相关疾病,”他表示。
据这位研究人员介绍,在分发过程中,这些胶囊将被装入含有10个胶囊的瓶子中,每个瓶子内有水,等待7至8天后,蚊卵将孵化成蚊子,随后被释放到社区环境中。
“这些蚊卵将缓慢孵化,只有少部分能够存活。孵化过程持续一周左右,直到它们发育成成年蚊子,”他解释道。
记者:费利西达德·希梅内斯(Felicidade Ximenes)
编辑:希斯托·弗雷塔斯·达·皮耶达德(Xisto Freitas da Pied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