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Furak Liu”大米未达食用标准

帝力,2025年4月9日(TATOLI)—经济、卫生及食品活动检查与监督管理局(AIFAESA I.P)向公众公布了从Lisun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的“Furak Liu”品牌大米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该大米未达到人类消费的最低标准要求。

“AIFAESA I.P希望向公众公布从Lisun公司进口的‘Furak Liu’品牌大米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如下。首先,Lisun公司从巴基斯坦进口了大米,根据印尼库邦BPOM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大米未达到人类消费的最低标准,”AIFAESA总检查员Odete Viegas在帝力Matadouru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们表示。

她表示,与相关机构联合进行的检查共查获了总计29,040袋上述大米。

“这些样品于2025年2月21日在Lisun公司的仓库中采集。随后,在2025年2月27日,AIFAESA的技术团队通过陆路将样品运送到库邦,并在2025年2月28日将样品送至库邦BPOM实验室进行检测,”她补充道。

库邦BPOM实验室对“Furak Liu”大米样品进行了检测,报告指出检测采用了感官、物理和化学参数方法,依据SNI 6128:2020标准,确认该大米为主要产品,通过研磨或去壳工艺从水稻(orizya sativa)中加工而成。

“根据库邦BPOM实验室采用的SNI标准,大米的质量分为三个等级:首先是优质大米(BERAS PREMIUM,质量极佳);其次是中等1级大米(BERAS MEDIUM 1,质量良好);最后是中等2级大米(BERAS MEDIUM 2,质量一般)。通过对‘Furak Liu’大米样品的检测结果与SNI 6128:2020标准的参照对比,库邦BPOM实验室得出结论,”Odete解释说。

在同一场合,运营计划、风险分析及实验室部门主任Josefina Clarinha João表示,根据库邦BPOM实验室已完成的检测参数结果显示,“Furak Liu”大米的水分含量仅达到中等2级标准的最低要求,质量较低。印尼大米的最低水分含量标准为14%,而“Furak Liu”大米的检测结果显示,首批样品为12.91%,第二批为12.46%,第三批为12.46%,第四批为12.43%,第五批为11.87%,第六批为13.66%。

“库邦BPOM实验室对‘Furak Liu’大米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从Lisun公司进口、原产自巴基斯坦的‘Furak Liu’品牌大米未达到人类消费的最低质量标准。通过感官、物理和化学参数的检测,依据SNI 6128:2020标准以及《食品法典委员会大米标准》(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Standard for Rice Cxs 198-1995)作为参考,”Josefina补充道。

因此,AIFAESA建议包括社区在内的各方高度关注进口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确保消费健康。AIFAESA将继续进行严格的监控,并与相关机构合作,预防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影响,为东帝汶的消费者提供保护。

记者:Felicidade Ximenes

编辑:Xisto Freitas da Pied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