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帝汶议会推动收养法案制定工作

帝力,2025年2月6日 (TATOLI)-负责卫生、性别平等及社会包容事务的国家议会委员会F,与相关机构举行公开听证会,收集意见以制定收养相关法案草案。

受邀参与的机构包括司法部(MJ)和公共辩护署。

“委员会有一个倡议,旨在制定关于收养的法案。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草案,但委员会首先希望听取相关机构,特别是政府部门、民间社会组织的经验和建议。未来我们还将邀请司法机构和宗教团体,就东帝汶的收养问题发表他们的看法,”委员会F主席玛丽亚·戈鲁马利·巴雷托(Maria Gorumali Barreto)在议会场所举行的听证会后对记者表示。

她提到,收养主要涉及儿童,但委员会会先广泛听取意见,因为受邀的机构在处理相关事务方面有直接联系和经验。

在司法部参与的听证会中,他们分享了根据《民法典》第1853至1870条关于收养规定的经验。此外,东帝汶作为缔约国,已批准了与收养相关的《海牙公约》。

“因此,他们观察到在司法程序中处理收养案件时,始终依据《民法典》和《海牙公约》进行处理,”她补充道。

司法部还提出建议,认为在制定法案草案时,需要与社区及父母进行充分协商,以确保大家对此有良好的理解。

“我们认为,听证会的结果以及民间社会,特别是致力于儿童和妇女事务的非政府组织的建议非常重要。他们根据自身服务受害者、寻求正义的经验提供了宝贵意见,”她表示。

她进一步指出,尽管东帝汶已有《民法典》,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完全遵循相关条款。此外,一些收养人并不完全了解收养的相关事宜。

“当我们将孩子交给他人收养时,可能并不清楚其影响和潜在风险。因为法律上的收养与社区中常见的家庭间或文化间的传统收养方式不同,”她说道。

因此,有必要开展社会宣传活动,让公众充分理解收养的相关问题,这样在决定将孩子交给他人收养时,才不会感到失落或后悔。

委员会主席还表示,公共辩护署从法律实施的角度出发,建议委员会也应关注文化上的收养。因为在东帝汶,除了法律收养外,文化收养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是否将文化收养纳入委员会F即将制定的法案草案中。

司法部和公共辩护署将继续与委员会合作,特别是在涉及妇女、儿童及弱势群体获取正义的相关主题领域,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

与此同时,根据议程,委员会将在周四下午与社会团结与包容部(MSSI)举行听证会。此前,委员会已与儿童权利保护研究所、国际计划组织、ALFELA、Casa Vida及FOKUPERS等机构进行了听证。

相关新闻:KHK敦促议会加速儿童保护法案

记者:Nelson de Sousa

编辑:Rita Almeida